事件:
10月下旬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刊登题为《我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文章,文章指出随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会同军地有关部门着力完善政策措施、搭建交流平台、改进准入管理、推进竞争采购,民参军门槛逐步降低,获得承制单位资格证民营企业已达1300余家,比前两年增长40%。
观点:
1.新增民参军企业数量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伴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持续推进,市场准入、信息互通、公平竞争、过程监管、配套保障等武器装备建设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民参军门槛不断降低,科研生产许可项目已由2000余项减至700余项,武器装备竞争性采购机制也在逐步完善。我们认为,伴随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及武器装备需求持续增长,新增民参军企业数量短期内仍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2.民参军企业兼并重组或成未来大趋势。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国军工行业已形成十二大军工央企寡头垄断格局,民参军企业则多配套零部件及原材料。随着2012年以来军民融合政策持续推进,A股上市公司民参军企业快速成长意愿强烈,据我们初步统计,相关兼并重组次数已由2012年9次急剧增长至2015年60次。未来,我们认为随着新增民参军企业数量持续增加,部分领域竞争或持续加剧,为提高行业话语权,民企通过“合并同类项”、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快速提升竞争力或成必然。
3.国防信息化产业依旧为民参军企业兼并重组主要领域。
据统计,2009年以来民参军上市公司兼并重组交易标的中68%数量来自于信息化领域。因武器装备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且信息化领域企业多具备“轻资产、产品高毛利率、技术通用性较强”等特点,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国防信息化产业依旧为民参军企业兼并重组主要领域。
结论:
随着军民融合持续深入,民参军门槛逐步降低,伴随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及武器装备需求持续增长,新增民参军企业数量短期内仍有望保持增长;随着新增民参军企业数量增加,部分领域竞争或持续加剧,为提高行业话语权,民企通过“合并同类项”、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快速提升竞争力或成必然;因武器装备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且信息化领域企业多具备“轻资产、产品高毛利率、技术通用性较强”等特点,“十三五”期间国防信息化产业预计依旧为民参军企业兼并重组主要领域。